注册

两周面试,遇到的那些奇事

最近两周在帮别的部门面试,期间遇到了许多典型案例。有的真正做到了学习一年,重复十年;有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有的连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的……


这里将这些案例和思考拿来分享,也是想让目前还从事软件行业的朋友们思考一下,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并不是人人年薪百万


最近几个月大概面试了几十号人,工作年限在5到10年+,80%都有大厂经历,编程语言是Golang。面试的最后,都会询问一下预期的薪资。在这些样本下,基本上预期薪资都在20-30k之间,很少预期超过30k的。许多大厂出来的,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他们在大厂的工资范围的也都是在20k+的水平,这一点挺吃惊的。


有可能是编程语言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采样样本较小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但的确有这么一批找工作的人,他们背着大厂光环,对薪资的预期已经远低于早些年,但同样找工作的空档期为几个月,甚至超过半年。


从能力方面而言,特别出众的候选者很少,大多数都只是螺丝钉的角色,不是贬低,完全是真实感受。架构部门、运维部门、效能部门等把架构、运维、工具都给提供好了,剩下的只是码业务代码了。


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模式下,自己又没有深度学习、深入思考,很容易陷入舒适区,导致狭隘的知识面和技能栈。


学一年技术,重复用十年


一位面试者,工作十多年。早些年经历的公司有新浪、外企、百度,后来在一家公司待了八年多。空档期三个月。面试时询问他在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他说就是普通开发。


询问他是否做过架构,他说业余时间正在学。询问了常见的技术解决方案,常见的技术知识和实现原理等,基本上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的技术水平也就在中级到高级之间。


在网络上大家有一句戏言,说是学一年的技术,然后重复用十年。这位面试者是真的做到了。上家公司工作了半年,问离职原因,说是技术没有挑战度,想找一份能够深入学习技术的公司。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同样是中高级水平,大多数公司都愿意用年轻人。因为他们的未来还不确定,还有继续学习和提升的可能性。而如果工作了十多年,还停留在两三年的水平,又怎么让人相信你能够继续提升呢。


在最近的面试中,并没有限制年龄,工作十多年的面试者占比很高。但这些面试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力和工作年限的预期不匹配。


大厂与中小厂的底层逻辑不同


面试中,大多数大厂出来的面试者的经历都是这样的:早期在大厂工作多年,出来(自主选择或被迫选择)后到中小企业当一个leader,然后就是基本上一年半载换一家或两家公司,最后又来面试了。


具体也不清楚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是这样,但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就是“水土不服”,大厂的工作模式和中小企业的工作模式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最直观的就是大厂职能追求精专。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的是一职多能,业务并不需要那么牛的架构,但需要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就把事情搞定。


面试了一位新浪微博、腾讯的架构师,架构经历上绝对甩我很远,一面让他过了。但后面招聘部门的领导说,过于虚了,担心无法具体落地。其实,这位领导担心就是上面说的一种情况。


在一家企业待太久,并不一定是好事


面试了一位58同城出来的Go(&PHP)工程师,10年多工作经验,空档期三个月,他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在58同城6年多,技术能力向下不是很了解底层原理,向上没有架构能力,管理能力也不足,对新技术也失去了敏感度。大多数工作都是基于别人已经搭建好的架构、平台、自研框架基础之上实现业务逻辑。最重要的是,基本上六年都在做一个项目。


这与上面那个在一家公司工作八年的应聘者很类似。在一家公司待太久,交际圈、技术栈、业务领域变化都非常小,对技术人来说,除非你是决策者,能够参与决策和主导一些技术动向,否则对技术的发展及灵敏度将变得迟钝,陷入舒适区。


还是那句话,找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年龄与能力的匹配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受限于环境、文化、时代。如果一直安于现状,停留于舒适区之内,当某一天离开这一环境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完全变了,甚至是外面的世界一直未变,只是我们未曾了解。


有些小聪明最好不要使


面试了一位工作13年的候选者,从17年起就开始做架构,但无论架构知识、业务逻辑、基础知识都一塌糊涂,甚至清晰的逻辑都没有。


在简历上他用了一些小聪明,把17年-19年在百度的工作履历摘出来放在最前面,还写成“17年-至今”,蒙过了筛选简历的HR。但面试时看到这样的操作,第一个感觉就是反感,第二个感觉就是他从17年已经不再成长。因为他能拿出来说事的不是能力,而只是四五年前的一段经历。


其实,他也不用把那段单独摘出来写在最前面,只要扫一眼他的履历就能看到那段光环。用这样的小手段,反而适得其反。无论任何领域(特别是技术领域),都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决心,而且还是一场永不停息的马拉松,不能也无法依靠曾经的辉煌。


面试的基本礼仪


在面试的过程中,本人一贯是对面试者非常客气的。第一,未来有可能成为同事。第二,能够有一场愉快的技术交流也非常不错的体验。没有必要跟一个陌生人装架子、抖威风,更没必要急赤白脸的。但前几天遇到的一个面试者,他的行为却让我中途就中断了面试。


面试思路一般是:先问问应聘者觉得自己工作履历中那段项目经历值得说一说,然后就着这段经历深入聊聊业务和技术实现,一般会避免八股文式的面试。这样更能够反映面试者的真实能力,而不是背诵能力。


当问这位面试者哪段项目经历值得说说时,他反问,你想问哪段。无语。那我就主动问了一段感觉有得聊的,让他介绍一下。但当追问细节实现时,他说:我不是说过了吗,你没听懂吗,好吧,那我再给你讲一遍……现在你懂了吗?


整个面试过程中,他抄着手,戴着帽子,头勾着,你只能看到他的冒顶。用领导人讲话的语气,外加反问(质问)的句式和语气来跟你沟通。每当追问一个细节时,都跟冒犯到他似的,激励的反驳和反抗。一看这种情况,没几分钟就中断了面试。他的空档期已经十个多月了。


在面试过程中,本质上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基本的礼仪,相互的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面试官要做到对面试者的尊重,而面试者也要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这两种角色中不停地循环轮转而已。


小结


面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你能听到许多新的技术方案,你能够见到各色的人,你能够看到不同的职场经历,你也能看到职场不同发展阶段的困境,你能够体味一些未曾经历的选择的后果……有了这些,你才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292009857602158619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