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Elasticsearch 避坑指南:我在项目中总结的 14 条实用经验


刚开始接触 Elasticsearch 时,我觉得它就像个黑盒子——数据往里一扔,查询语句一写,结果就出来了。直到负责公司核心业务的搜索模块后,我才发现这个黑盒子里面藏着无数需要注意的细节。





今天就把我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的 ES 使用经验分享给大家,主要从索引设计字段类型查询优化集群管理架构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20251102-4.jpg


索引设计:从基础到进阶


1. 索引别名(alias):为变更留条后路


刚开始做项目时,我习惯直接用索引名。直到有一次需要修改字段类型,才发现 ES 不支持直接修改映射,也不支持修改主分片数,必须重建索引。(**新增字段是可以的)


解决方案很简单:使用索引别名。业务代码中永远使用别名,重建索引时只需要切换别名的指向,整个过程用户无感知。


这就好比给索引起了个"外号",里面怎么换内容都不影响外面的人称呼它。


2. Routing 路由:让查询更精准


在做 SaaS 电商系统时,我发现查询某个商家的订单数据特别慢。原来,默认情况下ES根据文档ID的哈希值分配分片,导致同一个商家的数据分散在不同分片上。


优化方案:使用商家 ID 作为 routing key,存储和查询数据时指定routing key。这样,同一个商家的所有数据都会存储在同一个分片上。


效果对比



  • 优化前:查询要扫描所有分片(比如3个分片都要查)
  • 优化后:只需要查1个分片
  • 结果:查询速度直接翻倍,资源消耗还更少

3. 分片拆分:应对数据增长


当单个索引数据量持续增长时,单纯增加分片数并不是最佳方案。


我的经验是



  • 业务索引:单个分片控制在 10-30GB
  • 搜索索引:10GB 以内更合适
  • 日志索引:可以放宽到 20-50GB

对于 SaaS 系统,ES单索引数据较大,且存在“超级大商户”,导致数据倾斜严重时,可以按商家ID%64取模进行索引拆分,比如 orders_001orders_064,每个索引包含部分商家的数据,然后再根据商户ID指定routing key。



请根据业务数据量业务要求,选择最适合的分片拆分规则routing key路由算法,同时不要因为拆分不合理,导致ES节点中存在大量分片。


ES默认单节点分片最大值为1000(7.0版本后),可以参考ES官方建议,堆内存分片数量维持大约1:20的比例





字段类型:选择比努力重要


4. Text vs Keyword: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


曾经有个坑:用户手机号用 text 类型存储,结果搜索完整的手机号却搜不到。原来 text 类型会被分词,13800138000 可能被拆成 13800138000 等片段。


正确做法



  • 需要分词搜索的用 text(如商品描述)
  • 需要精确匹配的用 keyword(如订单号、手机号),适合 term、terms 等精确查询
  • 效果:keyword 类型的 term 查询速度更快,存储空间更小

5. 多字段映射(multi-fields):按需使用不浪费


ES 默认会为 text 字段创建 keyword 子字段,但这并不总是必要的。


我的选择



  • 确定字段需要精确匹配和聚合时:启用 multi-fields
  • 只用于全文搜索时:禁用 multi-fields
  • 好处:节省存储空间,提升写入速度

6. 排序字段:选对类型提升性能


用 keyword 字段做数值排序是个常见误区。比如价格排序,100 会排在 99 前面,因为它是按字符串顺序比较的。


推荐做法



  • 数值排序:用 long、integer 类型
  • 时间排序:用 date 类型
  • 提升效果:排序速度提升明显,内存占用也更少



查询优化:平衡速度与精度


7. 模糊查询:了解正确的打开方式


ES 7.9 之前wildcard 查询是个性能陷阱。它基于正则表达式引擎,前导通配符会导致全量词项扫描。


现在的方案



  • ES7.9+:使用 wildcard 字段类型
  • 优势:底层使用优化的 n-gram + 二进制 doc value 机制,性能提升显著


提示:ES7.9前后版本wildcard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文章


《与产品经理的“模糊”对决:Elasticsearch实现MySQL LIKE '%xxx%'》



8. 分页查询:避免深度分页的坑


产品经理曾要求实现"无限滚动",我展示了深度分页的性能数据后,大家达成共识:业务层面避免深度分页才是根本解决方案。就像淘宝、Google 这样的大厂,也都对分页做了限制,这不仅是技术考量,更是用户体验的最优选择。


技术方案(仅在确实无法避免时考虑):



  • 浅分页:使用 from/size,适合前几页的常规分页
  • Scroll:适合大数据量导出,但需要维护 scroll_id 和历史快照,对服务器资源消耗较大
  • search_after:基于上一页最后一条记录进行分页,但无法跳转任意页面,且频繁查询会增加服务器压力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技术方案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业务设计上的规避始终是最佳选择




集群管理:保障稳定运行


9. 索引生命周期:自动化运维


日志数据的特点是源源不断,如果不加管理,磁盘很快就会被撑满。


我的做法



  • 按天创建索引(如 log_20231201)
  • 设置保留策略(保留7天或30天)
  • 结合模板自动化管理

10. 准实时性:理解刷新机制


很多新手会困惑:为什么数据写入后不能立即搜索?


原理ES 默认 1 秒刷新一次索引,这是为了在实时性和写入性能之间取得平衡。


调整建议



  • 实时性要求高:保持 1s
  • 写入量大:适当调大 refresh_interval


补充说明:如果需要更新后立即能查询到,通常有两种方案:



  1. 让前端直接展示刚提交的数据,等下一次调用接口时再查询 ES
  2. 更新完后,前端延迟 1.5 秒后再查询

关键点:业务需求不一定都要后端实现,可以结合前端一起考虑解决方案。



11. 内存配置:32G 限制的真相


为什么 ES 官方建议不要超过 32G 内存?


技术原因:Java 的压缩指针技术在 32G 以内有效,超过这个限制会浪费大量内存。


实践建议:单个节点配置约50%内存,留出部分给操作系统。




架构设计:合理的分工协作


12. ES 与数据库:各司其职


曾经试图在 ES 里存储完整的业务数据,结果遇到数据一致性问题。


现在的方案



  • ES:存储搜索条件和文档 ID
  • 数据库:存储完整业务数据
  • 查询:ES 找 ID,数据库取详情

好处:既享受 ES 的搜索能力,又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13. 嵌套对象:保持数据关联性


处理商品规格这类数组数据时,用普通的 object 类型会导致数据扁平化,破坏对象间的关联。


解决方案:使用 nested 类型,保持数组内对象的独立性,确保查询结果的准确性。


14. 副本配置:读写平衡的艺术


副本可以提升查询能力,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经验值



  • 大多数场景:1 个副本足够
  • 高查询压力:可适当增加
  • 注意:副本越多,写入压力越大



写在最后


这些经验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慢慢积累的。就像修路一样,开始可能只是简单铺平,随着车流量的增加,需要不断优化——设置红绿灯、划分车道、建立立交桥。使用 ES 也是同样的道理,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最大的体会是:理解原理比记住命令更重要。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这样设计,才能在遇到新问题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果有人问我:"ES 怎么才能用得更好?"我的回答是:"先理解业务场景,再选择技术方案。就像我们之前做的模糊搜索,不是简单地用 wildcard,而是根据 ES 版本选择最优解。"



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多复杂,而在于能否优雅地解决实际问题。与大家共勉。


作者:红尘旅人
来源:juejin.cn/post/7569959427879567370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